顯示具有 旅遊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旅遊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5年1月28日 星期三

在歐洲的台灣人的突尼西亞簽證申請

這一篇經驗,主要是希望給人在國外的台灣人,在申請突尼西亞旅遊簽證的時候作為參考。

台灣人要去突尼西亞,大概都是把文件寄到日本的突尼西亞大使館申請簽證。但我人在芬蘭,應該是到赫爾辛基的突尼西亞大使館去申請。

但,或許是因為歐盟人士去突尼西亞免簽,所以網路上真是找不太到突尼西亞大使館的任何資料,他們連官網都沒有,要準備什麼也是得從各個不明來源的私人網站去拼湊。

總之,最後我決定走傳統路線,打電話去問。

幸好,辦事人員會講英文,所以我確定了他們只要我到時候填申請表兩份(對,網路上沒有表格可以下載,得到場去填),帶護照格式的照片兩張(註一)護照&影本芬蘭居留證&影本,以及申請費用38歐(註二),基本上就這樣。大使館週間每天早上九點半開門四點關門,期間都可以去申請簽證。電話裡頭說,簽證應該是三到十五天就會辦好。

聽起來好像比據說很不按牌理出牌的摩洛哥簽證有保障得多。

所以今天我就去了。

基本上,就跟電話裡面說的沒啥兩樣,影本我也都準備好給他了,所以辦事人員就不用再影印。老實的填了雙面的申請表兩份,我另外還提供了已經買好的機票,展現我一定要去的決心(註三)

申請表相當簡樸,英法阿文並列,填寫的資料有姓名、出生年月日、出生地、現在國籍、出生國籍、過去兩年居留國、職業、護照號碼、發照單位、發照日期、預計前往日期、預計停留日期、預計入境地點、預計交通方式、當地聯絡地址、當地聯絡人等等一些基本的問題。

申請表上有照片黏貼處,但我當時有點傻,沒有自己拿出口紅膠把照片貼上去,希望他們不要到時候連這個事情也搞砸了@@

然後申請表上的預計交通方式我誤以為是在當地的交通方式,所以我就寫了「當地公共運輸」,辦事人員檢查表格的時候說這個問的是「到達突尼西亞的交通方式」,趕緊塗掉(是的,申請表是可以塗改的)改成「飛機」。

另外,當地聯絡地址我是寫了突尼斯的青年旅館地址,辦事人員要我在當地聯絡人那一欄補上旅館名稱。但是我覺得這兩個欄位應該是可以不填的,而且底下有其他的欄位例如當地接待人員、接待人員地址等等什麼的,我也都是留白。翻面還有一些什麼哪個公司接待啦哪個單位邀請去訓練啦,就通通都給他寫NO就好。

填好表以後付錢給所有文件就這麼搞定,現在想起來沒有收據好像有點怪怪的,希望我到時候可以順利拿到簽證然後成行,讓這一篇成為突尼西亞旅行的開始。


註一:今天在突尼西亞大使館的公佈欄上,看到辦理簽證的注意事項,其中提到兩張護照格式的照片得要是彩色的。

註二:同上,公佈欄上的辦理簽證注意事項是寫簽證費用38歐,所以或許是現在漲價了(或辦事人員要多收7歐)。

註三:同上,公佈欄上辦理簽證的注意事項上頭寫著「不建議你在簽證確定之前就買機票」。這......看來我只能禱告給我簽證了。






二月26日更新:
今天我回到芬蘭赫爾辛基,到大使館拿簽證。承辦小姐看到我就跟我說「your visa」,顯然是還記得這件事。於是跟我拿了護照之後,就看她在辦公室裡面拿出資料夾翻找(大概是在看我當時提供的資料吧),在護照上蓋了章填了填東西,順帶問我「你要去幾天」之類的問題。

敢情這簽證是當場處理的啊...

最後,就看這承辦小姐笑著拿著我的護照出來,說「你的簽證好了」,並祝我旅途愉快。

突尼西亞,我來了。

2014年5月3日 星期六

2014三月波蘭遊:盧布林 馬伊達內克集中營


馬伊達內克集中營就在盧布林市區邊緣,雖然沒有導覽,但是設施保存的相當良好。據說還是許多倖存猶太人會指定來參觀的集中營。我們去的時候也有看到以色列的學生帶隊來參觀,還有看到穿著猶太傳統服裝的男士們在營區裡參訪。
IMG_9543
門口
IMG_9582
穿著猶太傳統服裝的男士
IMG_9642
以色列學生團體參觀


門口的巨石雕刻之龐大,之沈重。震撼程度恐怕比奧茲威辛還大。
IMG_9538stitch
震撼人心
IMG_9550stitch
傷痛如此巨大沈重

與巨石遙遙相對的,是一個淺盤狀的覆碟。罩著底下的一丘塵土。那是一旁掩埋坑裡的骨灰與遺骸的混合。
IMG_9710
與巨石相對的覆碟
IMG_9561

IMG_9564stitch

IMG_9577
塵土骨灰與遺骸
IMG_9578
像是望向過去的一扇窗
IMG_9563
屍體焚燒室
IMG_9590
屍體檢查處
IMG_9594
焚化爐
IMG_9595_6_7
焚化爐
IMG_9601
焚化室裡頭有不少蒼蠅,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它們還聞得到空氣裡的死亡氣息

IMG_9620
瞭望塔

IMG_9623stitch
鞋牆
IMG_9633
清洗室
IMG_9635

IMG_9639
噴出來的也可能是毒氣

好不容易走了一圈,又回到門口的巨石處,沈重感更甚。
IMG_9686_7_8

IMG_9711stitch

IMG_9719_20_21
灰暗無彩的歷史
IMG_9731
一切如此默然
 

2014三月波蘭遊:盧布林老城&札莫希奇老城


是的,又是兩個老城。

盧布林老城說真的實在沒什麼好看,有點破舊。好像不小心闖進開場前的表演,一齣戲的佈景都還沒有整理好的感覺。

IMG_9379_80_81

IMG_9384stitch
只剩下地基的教堂,對照著銅雕挺有意思
IMG_9391

至於札莫希奇的古城就比較有意思一點。想來是位居要塞的緣故,整個札莫希奇古城就是個多角形的要塞,四周還有砲台。在彩色房子圍繞的中央廣場旁有個札莫希奇歷史博物館,裡頭的展品很多,值得逛逛。

IMG_9427
中央廣場
IMG_9434
知名的彩色小屋,裡面是博物館
IMG_9445
札莫希奇要塞格局
IMG_9457stitch
博物館門口

除了保存的不錯的城牆跟城門還有護城河之外,某個角落的城牆還留著古老的大砲,而且還可以為遊客鳴炮,或是讓遊客發射打目標!只可惜四月到九月才開放射擊,我們去的時候太早了。不然我一定要試試看開砲的威力跟準確度為何。

IMG_9464stitch
除了古老的大砲之外,建築物門邊還有個斷頭台可以體驗
IMG_9471
夏天的時候就可以開砲射擊打假人
IMG_9485_6_7
城門與橋與沒有水的護城河


是說,看了波羅地海三小國跟波蘭這幾個老城,短時間之內我應該對老城沒有什麼興趣了。

2014年三月波蘭遊:科拉科夫老城&皇室城堡


科拉科夫既然是中古波蘭的首都兼皇室所在地,當然是有古城區也有皇室城堡。不過除了最重要的城門之外,整個古城區的城牆幾乎都消失了,有點可惜。

IMG_9123_4_5
主城門外的門塔
IMG_9128stitch
主城門
IMG_9134
這裡也像華沙一樣有銅雕的建築物,但是沒有整個古城的小模型
IMG_9135stitch
僅存的城牆
IMG_8927
夜晚的城門
IMG_8926
從城門裡的古城夜色

不過,雖然現在科拉科夫不再是波蘭首都,但依然號稱是文化首都,歷史感也比華沙強烈。好比說,中央市場中間有個布市,在地下則是幾百年前的中央市場的遺跡博物館。博物館裡面巧妙的把中古科拉科夫市場的狀況,用考古描述和真人模擬演出影片的方式呈現。在地底下看過這些,想像頭頂上的現代世界跟曾經有過的中古生活,實在是富有時空交會的趣味。
IMG_9186_7_8
白天的布市
IMG_8930
夜晚的布市
IMG_9153
掛著的刀子據說是「偷竊者斷手」的宣示
IMG_9160

IMG_9161stitch

IMG_9246stitch

IMG_9235stitch
布市底下的科拉科夫歷史博物館
IMG_9237
走在以前的市場建築裡,很妙
IMG_9238
當初考古開挖做成博物館的過程
IMG_9170
馬車是古城的必要配備
IMG_9180
搭馬車遊古城,頗為有趣



一個城市能夠以這樣的方式,讓你知道你走過的路也曾經有前人的腳步,數百年前的他們或許也在這徘徊神傷或為生活忙碌,這樣的共鳴對於增強土地與歷史的連結與共鳴是在好不過了。


至於河邊的皇宮城堡嘛,我覺得就是走一走就可以了。裡面的博物館或是展示有點小貴,還可能沒有英文導覽,不太划算。
IMG_9266stitch
城堡廣場
IMG_9272stitch
皇宮內部
IMG_9298

IMG_9302

IMG_9324stitch


不過,克拉科夫的象徵--一隻長得奇形怪狀的龍,倒是一定要去瞧瞧。這龍還會噴火咧!

IMG_9307
龍當然是吃人的,而且是專吃處女
IMG_9309
後來中計吃了火藥爆炸而死
IMG_9316
IMG_9314
就算噴火小孩也是不怕
IMG_9321
仰天長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