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2日 星期五

2014年三月波蘭遊:重現共產年代的新胡塔導覽


新胡塔(Nova Huta),一個科拉科夫附近的衛星城鎮,是我一定要去拜訪的點。原因無他,那裡保留了當年共產黨在波蘭建設起來的模範城市、生活跟氣息。

當然,現在沒有人真的那樣過活了,不過因為新胡塔是個從無到有的全新市鎮,所以還可以憑藉著周圍的環境跟風景,居家擺設,還有導遊的解說,來一窺共產主義底下工人階級的生活樣貌。

這導覽的一開始就讓我大大激賞。

導遊開車來接我們,用的車是當年前東德生產,共產世界風行的托笨(Trabant)!

IMG_9191
超小超輕,紙糊托笨
IMG_9192
光是這托笨出現就超有共產社會的fu啦
IMG_9208stitch
托笨一支獨銹雞立鶴群
IMG_9215
正面托笨
IMG_9217
托笨引擎室,超簡單,直接可以看到地面@@


我是在浦澤植樹的漫畫「危險調查員」裡頭認識托笨的,漫畫裡面說到托笨是台又輕又爛馬力又小的小車,實際上也的確是如此。導遊小哥說如果不持續摧油門,托笨很容易就熄火。而且托笨的引擎很弱,還不能吃一般汽油,而是得要像是鏈鋸引擎那樣在95汽油裡面加上其他的油品才能正常運轉。

IMG_9195
一切內裝以最簡為原則,絕不走資本主義的腐敗奢華路線
開著共產世界的知名民用爛車到了新胡塔,我們進到一間還遺留著共產時期裝潢的咖啡廳裡頭喝茶,一邊翻著相簿介紹新胡塔的歷史地理,一邊講著共產社會的種種規則制度跟生活樣態。之後走出門,到新胡塔中心看看那經典的幾何街道設計,以及大道匯聚但雕像已經被拉倒的廣場。
IMG_9199
共產咖啡廳,大紅特紅啊
IMG_9200_stitch
又見列寧
IMG_9203stitch
對稱剛硬無裝飾,共產主義的天堂


然後我們又上了車,開到當年新胡塔市民的工作地點:比新胡塔佔地大三倍的大綱鐵廠門口去參觀。共產世界真的是只有國家沒有個人,連個工廠都可以大過城鎮三倍是怎樣。

IMG_9211
以前叫做列寧胡塔鋼鐵廠的樣子
IMG_9212stitch
旁邊兩棟工廠辦公室被謔稱為皇宮,暗諷其權力跟高高在上

最後,我們到了一間還保留共產時期格局跟裝潢的住家,觀賞當年共產波蘭宣揚新胡塔功績的影片。這影片在你水管上也找得到。細細看過居家擺設,還可以發現當年的糧票書籍等生活物品。

IMG_9219stitch
共產社會工人階級的客廳,其實挺好,果然是模範
IMG_9224
喝點小酒也是必要的
IMG_9225
糧票!
IMG_9226
走出這個門,又是資本世界


說真的,共產世界其實不見得太差,但是人類的愚蠢跟本性,使得共產主義的真實運作方式成了一整個世代的笑話。

IMG_9218

 我說啊,旅行不就是這樣嗎?讓人體會新的經驗、擁有新的想像。如果台灣的各地小旅行都能這樣努力營造當時當地的氣氛,從交通工具到行程路線都好好規劃,讓人像是走進時光隧道一樣。好比說走魚路古道的時候讓遊客從金山這一端帶兩隻用古法包裹的小魚,一路上要考慮哪裡可以休息可以乘涼或冰鎮漁獲,然後在台北這一端檢視漁獲經過現在這樣的路程之後,新鮮度還有多少,這樣親身體驗魚路古道的功能與先人的辛勞,豈不很好?

2014年5月1日 星期四

2014年三月波蘭遊:身歷其境的威力奇卡鹽礦礦工之旅


這一趟波蘭旅程,我最激賞的兩個行程之一就是這個威力奇卡鹽礦(Wieliczka Salt Mine)的礦工路線(Miner's Route)。

威力奇卡鹽礦之旅本來就有所謂的觀光路線,就是跟著導遊往地下深處的鹽礦觀光路線走一圈。這其中你可以看到地底下近百公尺的鹽礦世界,還有為了礦工生活而開闢的各種空間以及雕刻裝飾,看過以後的確會對這地下礦區嘆服。

IMG_9048

IMG_9056

IMG_9057

IMG_9062

IMG_9073

IMG_9077
地下教堂
IMG_9079

IMG_9081

IMG_9085

IMG_9089
三D雕刻的壁畫
IMG_9091

IMG_9092
鹽晶做裝飾的吊燈
IMG_9100

IMG_9105
超大洞穴
IMG_9110
地下一百多公尺
IMG_9113
超大洞穴又一個
IMG_9117


不過,這兩年吧,鹽礦之旅多了個礦工路線,讓你可以穿上全副礦工裝,跟著導遊下到鹽礦裡走另一條路線,親身體會開採鹽礦的工作內容跟細節。如果你跟我一樣喜歡親身動手體驗,這個絕對是不能錯過的行程。而且這個行程所需時間還比觀光路線稍久一點,讓你可以在走馬看花的觀光路線之外增加動手實做的體感記憶。只要你跟鹽礦的售票處說你兩個行程都想參加,他們就會幫你排好時間,讓你可以在同一天搞定兩個行程。

IMG_8931
買完票,憑票換上全套礦工裝,從安全帽到頭燈到連身工作服到緊急呼吸面罩一應俱全。跟導遊一起搭電梯下到鹽礦
IMG_8934
地底下根本是個大迷宮,千萬不能走丟
IMG_8943
以頭燈為照明,地下空間超奇幻
IMG_8950
甲烷記錄板,太多甲烷是會讓礦坑爆炸的
IMG_8952
到處都是鹽花結晶
IMG_8954
看到那黃色的反光了嗎?那是讓你體會早期礦坑裡養貓抓老鼠的小巧思,我覺得真的很妙。
IMG_8961
你可以親自操作鋸木頭以鞏固礦坑
IMG_8965
你可以親自操作編麻繩
IMG_8971
從前礦工的伙食
IMG_8974
礦坑坑道
IMG_8979
大洞穴,黑漆漆超神秘
IMG_8994
鹽花處處,還有黃色的
IMG_8995
測量鹽水飽和度用的,因為水會把鹽溶出來引發坍塌,所以得要確定是飽和鹽水才安全
IMG_8996
飽和鹽水
IMG_8997
水車
IMG_9012
然後就是親自開鑿鹽礦!
IMG_9027
垂直運輸用的馬力絞盤遺跡
IMG_9029
好大的絞盤洞穴
IMG_9034
更妙的是還有這個「鹽礦爆破體驗」,利用音響效果跟搖晃的地板讓你感受鹽礦爆破,超妙!
IMG_9045
礦工路線的票,背景是成排的頭燈跟工作裝
這個身歷其境親自體驗的礦工行程實在是太推薦了,錯過太可惜。唯一要提醒的是,記得帶點東西吃,以免兩個行程之間時間不夠找地方吃午餐。

我在想,這樣的行程在九份金瓜石照理說也可以推行才是。讓遊客穿上整套的礦工服裝帶上安全帽,進到安全的礦坑裡面體驗一下挖金礦的辛勞和一些生活細節,可能的話還可以順便介紹礦物讓遊客認識或是自己開採當作紀念品。或者是在金瓜石那座廢棄的煉銅廠裡面來個煉銅工坊,了解從前開採銅礦煉銅的方式,甚至還可以照著以前煉銅的方式去做然後了解製程裡污染產生的原因,或是要在菁硐侯硐推行煤礦礦工體驗也很好,這樣不是超級有趣又有意義又有新奇體驗還可以活化廢棄廠區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