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20日 星期五

美國加州洛杉磯&舊金山之行:野生動物



說真的,美國畢竟是個新大陸,本來的美洲原住民一來人口可能不太多二來跟自然和諧相處,所以環境保護得很好,美國的土地在白人從美洲原住民手上搶來用力拓殖也不過三百來年,環境破壞還沒有真的很嚴重。而現在,雖然美國穩坐世界最浪費國家的寶座,但是那麼大的土地上也不過裝了四億不到的人口,整個就還是很空曠。也因此,美國人總是給我一種『老子有的是資源可以隨意浪費畢竟我們是上帝保佑的美國人!』的感覺,一副世界之王可以為所欲為的模樣。

但也因為人口不太多,新大陸上的動物們還有很多喘息的空間。這次去美國我們就看了好幾種野生海洋哺乳動物,從大的鯨魚(遠遠的從岸上看到海上的噴氣柱)、躺成一團很吵鬧打來打趣的的象鼻海豹、佔地為王很吵鬧的海獅、傻呼呼腳很癢的小巧灣海豹、到小小的海獺(鏡頭下可以看到仰著身體拿著不知道什麼鬼東西)。如果說美國加州有什麼吸引我的地方,這些容易親近的野生動物們絕對是最重要的理由之一。

IMG_1526
39號碼頭的海獅
IMG_1546_stitch
在舊金山的夜景下佔地為王
IMG_2128
象鼻海豹,公的很大很吵
IMG_2141
母的象鼻海豹,眼睛水汪汪
IMG_2218
灣海豹打哈欠
IMG_2228
灣海豹腳很癢
IMG_2253
灣海豹笑瞇瞇
IMG_2223
老是不靠近岸邊的海獺

正巧,最近也有個新聞報導,說在好萊塢標誌下的山林裡還有山獅生活著,讓我回想到舊金山的金門公園裡也有『小心郊狼』的標誌。在人類貪婪的拓殖之時,這些中大型的肉食野生動物還能夠在夾縫中生活,甚至成為鄰居,真的是不簡單。

美國加州洛杉磯&舊金山之行:說故事的能力

在洛杉磯,不能免俗的我們也去了環球影城跟迪士尼樂園。在舊金山,我們則是去了惡魔島。從這三個觀光景點,我真的深刻體會到美國人說故事的能力,以及藉此賺錢的本事。

IMG_0822_stitch
環球影城的環球環景
IMG_0835
電影愛好者的樂園
IMG_0855
變形金剛是假的,影城裡的變形金剛則是縮小版的弄假成真
IMG_0862
走進虛妄的變形金剛基地


在環球影城和迪士尼樂園裡,其實大多數的遊樂設施都是以雲霄飛車為基礎,只是在外頭加上不同的包裝和故事,就變成不同的遊樂項目。以環球影城來說,木乃伊的復仇、株羅紀公園、變形金剛、乃至於辛普森家庭跟史瑞克3D,其實都只是給你實質上或虛擬的,類似雲霄飛車的遊樂設施而已。但是因為我們看過電影、影集,對於電影裡的情節和故事有親切感甚至想要親自體驗,於是這麼多種的新瓶裝舊酒就可以讓觀眾一個一個甘願付上不小的一筆門票錢,然後進門排隊搭上雲霄飛車進入故事裡。要知道,好萊塢電影就是藉著一個又一個的故事讓觀眾掏錢出來,然後再把特別知名或受歡迎的故事實體化放進環球影城,再次剝掉觀眾一層皮。我不得不承認,這真的是非常厲害的做法。

而迪士尼樂園更是了不起,裡面的故事要創造出來可能更簡單容易,有些故事甚至不是美國文化的產物,而是其他歐洲國家的歷史文化結晶(例如白雪公主、小美人魚、木偶皮諾丘)。但迪士尼厲害的地方就在於他們把這些故事重新說了一次,之後就若無其事的,壟斷般的據為己有。再加上其他的米老鼠唐老鴨高飛狗等等由迪士尼自己創造出來的角色,就這樣藉著一個又一個創造出來的想像角色在想像的世界裡發生的故事,吸引了一代又一代的兒童和大人不斷不斷的掏錢出來奉獻,只為了這些通通都是虛妄的故事和氣氛。畢竟,就跟環球影城一樣,迪士尼樂園裡面的遊樂設施也只是換湯不換藥的感官刺激挑戰,直接給你速度、墜落、壓力、甩動、環繞、起落,讓你在可容忍的程度上換取安全的心跳加速和些微恐懼而已。但迪士尼樂園的年齡分層更細、迎合的年齡層也更低,包裝的故事當然也更多,於是,就只是因為不同的故事包裝和聲光效果,就吸引了那麼多的小孩、或是帶著小孩的大人花上幾小時去排隊玩耍,而且票還比環球影城還貴,甚至還可以賣到多日票。對於美國人這種販賣虛妄故事與氣氛的能力,我們真的是無話可說,只能甘拜下風。

IMG_0991
真的可愛小女孩扮的假的愛麗絲
IMG_1009
好樣的,你這養老鼠的
IMG_1059
小飛象也是假的,但是屁股倒是真的...
IMG_1210
一切都是虛妄
IMG_1213
一切都是虛妄
IMG_1160
如鏡花水月

令人讚嘆又喟嘆啊,人類的想像力。讓虛幻的故事出現,然後讓虛幻的故事成真。

IMG_2516
某次監獄暴動,犯人試圖逃獄時所做的鐵欄杆撐開工具


但是,美國人賣故事跟氣氛的能力也不是只能用在虛幻的故事上,對於真實的歷史遺跡和歷史故事,人家的包裝跟販賣方式也是超好。知名的惡魔島(Alcatraz Island)在上個世紀裡曾經是個森嚴監獄,這中間當然也發生過數次的暴動和企圖越獄事件,但是除了三個消失無蹤生死未卜的罪犯之外,官方號稱幾十年來從來沒有人逃獄過。現在這惡魔島成了觀光景點,除了把建築設施保留下來另外加上解說牌,人家還以說故事的方式製作多種語言的語音導覽,讓遊客可以重新體會惡魔島的歷史事件。這個語音導覽不是呆板的念稿而已,裡面有當時的獄卒訪談,原聲重現獄卒描繪當時場景與情緒。搭配上背景如暴動時的鼓譟、監獄開關門的聲響等等的環境音效,讓整個語音導覽活脫就是個高品質廣播劇的等級。而且環境樣貌與建築設施不只是保留下來,維護的也十分完好,更把某些特殊事件當時的工具和現場重現,讓你可以親臨當時的場景。好比說曾經發生過的監獄暴動,犯人製造出來把鐵欄杆撐開的特殊工具,就這麼架在一片被撐開的展示欄杆上,讓你親眼瞧瞧甚至親手碰碰。又或者是那三位消失無蹤的罪犯住過的牢房裡,床上就擺著他們當時做出來矇騙夜晚巡房獄卒的假人頭,一旁的通風口也大辣辣的開著,讓你可以瞧見通風口被挖成什麼樣子(其實洞口也不大,顯然要逃獄得要減肥),旁邊還斜斜擱著用廢紙糊成的,用來蒙混過關的通風板。這樣盡力的保存環境硬體和故事軟體,讓來訪的觀光客都能夠以熟悉的語言跟著親臨現場,美國人販賣故事的能力真的是出類拔萃。說真的,臺灣明明也有綠島監獄或是白色恐怖的馬場町,裡面多的都是故事,但是我們除了形式化的解說牌跟鳥鳥維護或甚至是放著讓他破敗的的環境硬體之外,我們有試著做到讓來訪者能夠重回當時場景嗎?如果一點當時的氣氛都沒有,又怎麼可能期待參訪者有什麼身歷其境的體驗和體會?

IMG_2427
守衛塔
IMG_2446
保存不是弄的新新的就算了,監獄就該有監獄的樣子
IMG_2468
由此可知絕地任務中逃出牢房的方式是不可能的
IMG_2472
觀眾就像等著打菜的囚犯
IMG_2474
缺了什麼一望及知的廚具櫃
IMG_2494
監獄的沈重壓迫
IMG_2503
有沒有聽到囚犯的跑壘歡呼聲?
IMG_2513
監獄裡的圖書館
IMG_2545
洗衣房,絕地任務的最後打鬥場景
IMG_2552
監禁的自由,而今安在?

惡魔島知名的『不可能逃獄』宣言,還有那三位囚犯的『不可能的逃獄』,也觸動了許多人的靈感,因此寫下膾炙人口的多個故事。從真實事件為基礎改編的逃獄電影,到史蒂芬金以此為靈感寫下的的四季之『春』,後來翻拍成知名電影『刺激一九九五』,甚至是越獄風雲,或者是假借惡魔島名號架構故事根基的電影絕地任務,惡魔島因此不只有歷史事件來吸引觀眾,更有一代又一代以此為靈感或根基的創作不斷湧現,維持了這個地方歷久彌新的,無論是真實的或想像的迷人風貌。

不過,我個人覺得惡魔島其實可以搞個逃獄行程,讓特別報名的民眾能夠在一般參訪路線與軟硬體之外,親自體會一下逃獄所需要的辛苦準備和緊張流程。但這種體驗行程如果真的做出來的話,我一定第一個報名去參加。


IMG_2481stitch



美國加州洛杉磯&舊金山之行:美國社會雜想

十一月底我去了一趟美國加州的洛杉磯跟舊金山,美其名曰學術交流,但是實際上比較像是拜訪老友們。這一趟美國行,讓我終於見識到美國的真實樣貌,也因此印證了某些觀點,或收穫了些許新的經驗。

雖然我的老友不斷強調『美國很大,各個地方都不太一樣』,但是我想,這個地方在怎麼說,基本上都講著同樣語言,總是有某一些共通性。我當然也承認,我一直都不怎麼喜歡美國,覺得那是一個肥胖自大且自我中心的國家,因此我所觀察到的可能也只是片面的事實,或甚至只是我的成見的投射。但總之,這趟旅程之後,我有這麼些瑣瑣碎碎的感想。

汽車中心主義

是的,尤其是在擁有最大高速公路系統的城市洛杉磯,汽車中心主義更是徹底的展現。路很大、車道很寬、車速很快、車很多、車很大台,甚至常常是大到有點超過的地步。地大物博空間太多的新大陸讓每個重要空間地標與生活機能所需都離得很遠,外加不方便的大眾運輸系統,讓每個人都得要以車代步,而加州可能更是這個汽車中心主義的極端。我在想,或許三百年前清教徒駕著篷車從美東漸漸拓殖到美西的時候,其實就不自覺的種下了這個汽車文化。新大陸上除了空地之外什麼都沒有,一切都是從零開始,已經擁有遠距交通工具如篷車馬車的移民們,會不會因此覺得反正只要『車』可以到得了就好,於是在建設城鎮時採用車輛運輸可及的尺度,而不是舊大陸各古城沿襲而來的人力步行可及的尺度。又,要想從美東拓殖到太平洋這一頭的美西,拓荒者想來應該更依賴篷車馬車這些長距離運輸工具吧?於是,或許就因此讓加州的汽車文化成了極端,彷彿人類學爬學走的過程只為了最終以輪胎與動力引擎代步,而雙腿只不過是在身體與踏板之間的過渡而已。

但是諷刺的是,洛杉磯的高速公路品質很爛,而且最內側車道居然是清楚寫著『僅供共乘車輛專用』,清楚反應了這樣的汽車文化在大家都想自己當駕駛開大車的國度裡造成的壅塞與浪費等問題。


IMG_0981
這種過頭的汽車文化到底有沒有停止的一天?



肥胖

是的,沒有到過美國,的確不算見識過美國的肥胖狀況。肥胖的現象當然跟汽車文化脫不了關係,但總之南加的人真的是胖,正面側面都是正方形的巨胖人超級多超常見。那樣的胖,看起來不只是脂肪或水的堆積,可能還有相當比例的蛋白質,讓他們每個都像是營養過剩的馬鈴薯。


IMG_1227
全家出門一起享用這樣超大份量、超肥、超蛋白質、一旁還有多種重口味調味料的美式早餐,據說是美國人週末假日的例行光景。你怎麼可能期望他們不胖?



而更不幸的是,據說美國中西部的人才是最胖最胖的,我不敢想像那是什麼樣的光景。


資本主義盛行、重商、強調競爭、優勝劣敗、贏者全拿

雖然臺灣我們也是這種路線的社會,求學過程中我們也是一路競爭拼搏,但是我一直都很討厭這樣的社會樣貌與風氣。而美國給我的感覺就又更是極端了點,甚至可能還有點偽善的成分在裡面。眾所皆知的美國夢總是強調這裡有多少機會,只要你努力提昇自己就可以出人頭地開創一片天地,但這樣的夢幻大餅的背後,卻似乎是無意間或故意地隱瞞了失敗後的慘狀,而只是讓你看見成功之後的獎賞。

這種氣氛,從讓你腦充血狂點滑鼠買東西變成跨國大企業,大到倉儲中心可以拯救地區失業率,但是實際上只是雇用一大堆臨時工狂操而且僅提供略高於最低薪資的薪水和福利,而且因為價格砍到見血所以據說獲利模式來自於鑽稅制漏洞的亞馬遜網路購物,到我當博後的同學沒日沒夜的狂操做實驗寫PAPER跟計畫,到飛機上的購物特刊裡頭有各式各樣有用或沒用的新發明或新產品鼓勵你買買買買,到黑洞一般的流浪漢聚集街區,都讓我有了隱然的體會。

當然,這些體會,可能都只是因為我從來就不喜歡美國的緣故。


IMG_1230
美國夢不會告訴你的部分:你可能能力不夠好、或是單純的運氣不夠好、或是這個時代就是不好,所以你得在別人全家週末早晨到餐廳裡享用超胖早餐的時候,扮成小丑一桌一桌的詢問家長要不要買氣球折成的玩具讓小孩開心一下。我知道類似的場景在台灣也是司空見慣,但是那是因為我們跟美國走同個你死我活的路線,爛得不分軒輊。

但說到了流浪漢,我真的十分震驚於洛杉磯城中的流浪漢街區。在傍晚時分開車特地經過的我們,不過只是轉過了高級飯店林立的區域,就從溫暖閃爍的燈火中突兀地進入了慘白水銀燈無力照明,彷彿光線與溫暖都被黑洞吞沒的世界。路邊是一個又一個的破爛帳棚,街道上垃圾一堆,路旁的店家不是倒閉就是已經關門,徒留破爛與雜亂塗鴉的外表。流浪漢們推著堆滿全部家當的推車,尋找當天晚上瑟縮的帳棚,或是幸運的可以排隊抽到各個街角由宗教團體開辦的,僧多粥少的夜間庇護所床位,換得一夜無須露宿街頭的安枕。流浪漢當然不會是生而為流浪漢,絕大多數的他們都是在這個美國夢裡敗下陣來,最後無從選擇。而這龐大的流浪漢族群,當然也是美國夢的一體兩面,只是不被傳頌,甚至避而不談而已。

IMG_1380
典型的洛杉磯的流浪漢,兀自推著推車在馬路上無視交通規則的遊走。據說他們過馬路的時候都會非常非常的慢,朋友說這或許是他們唯一有控制感,能夠反抗這個世界的時刻。

不過,另一個城市的流浪漢們就不太一樣了。嬉皮之都舊金山的流浪漢罕有帶推車的,反而是帶狗的頗為常見。朋友的說法是養狗一方面可以保護自己免於被敵視流浪漢的人攻擊,也可以因為帶著一隻狗而可能獲得比較多的施捨,天冷的時候有狗也比較好保暖,甚至政府要驅逐流浪漢的時候,也會因為有狗而得同時出動動物警察,於是處理起來比較棘手,因而可能就懶得施以鐵腕帶走,而以比較溫和的方式叫他們離開就罷。在我看來,我會說舊金山的流浪漢過得的確也比較好,所以他們可以負擔得起維持一隻狗的生計。這些流浪漢的狗兒其實也都長得不錯,幾乎都是精壯結實的中型犬,在一旁安靜沉穩的看著來往人群。而我也相當同意我的朋友所說的:某個程度上,舊金山的流浪漢比較像是一種生活方式的選擇,而不是無從選擇的淪落下場。或許,這也是注重靈性層面、解放身體與物質期望的嬉皮風潮留下來的幽靈吧。如果這個社會這麼吃人,這麼資本主義,這麼優勝劣敗,我們能不能乾脆逃離,拒絕成為系統底下日復一日消磨歲月,與千萬人共用相似的木然臉孔的人生呢?


IMG_1401
舊金山的流浪漢當中不乏女性,更不乏所謂的好手好腳的年輕人。這一個女生衣著乾淨整齊有型,聽著耳機(恐怕連著智慧型手機或平版電腦)帶著一隻狗坐在路邊乞討,我真的覺得他只是不想跟多數人一樣進入資本主義的陰影下工作生活而已。


但是另一方面,選擇從社會體系逃脫固然是個人的決定(無論是有意或無意),旁人如我也無從置喙。但在舊金山的金門公園門口,當一旁的流浪漢問我有沒有香菸或零錢可以給他的時候,我實在震驚於那一位年紀其實也不大、嬉皮模樣的流浪男性的渾厚低沈嗓音。他這樣的聲音,可以在合唱團或無伴奏重唱裡面發揮多大價值呢?而這麼多人選擇這樣的流浪生活,除了反叛萬惡的資本主義與社會主流價值之外,是不是也把大好的天賦或可能性一起葬送?以人類整體的尺度來說,該是一種讓人扼腕的荒廢與浪費吧?但人生在世,又有誰說一定要對整體人類有什麼貢獻才行呢?又有誰敢肯定自己勞碌一生,對人類整體的貢獻在哪?

說穿了,人的價值,以及人生的價值,到底是不證自明的存在,還是得在某個標準上努力才能擁有?如果這標準是普世的那也還好,萬一這個標準不是呢?而會不會我這樣的價值觀點,還是顯露了我被資本主義洗腦洗得徹底?

也許只有莊子能夠回答吧。

2013年10月8日 星期二

波羅地海三小國之旅之立陶宛威爾紐斯:KGB博物館


威爾紐斯另一個值得一提,一定要去的地方,是他們的種族滅絕博物館,又稱KGB博物館。

博物館的所在地,是從前被蘇聯統治時,當地的KGB辦公大樓。把這種地方在蘇聯解體後改造為博物館,以實際的環境、建築、場景跟設施來說明當時的KGB和種族滅絕有多可惡,實在是一針見血又字字血淚。

在這個地方參觀,想到我國國軍現在依然存在的陋習禁閉室,想到以前讀過的各種折磨人的方法,深深的體會到,人類的邪惡和在折磨人上頭發揮的創意,實在是沒有極限。


IMG_7059
KGB博物館地下室入口,當年地下室就是用來監禁與逼供
IMG_7035
沒有通訊自由,平民信件都要被審查,有問題的部分就挖掉
IMG_7040
牢房
IMG_7041
沒記錯的話這是一間隔音室,用來把被逼供到瘋掉的人隔起來以免吵到別人
IMG_7046
水刑室。裡面注滿了及膝高度、混著冰塊的冰水,只有圖中那一個小平台可以蹲或站。
小平台並不穩固,你得要保持注意力才能平衡,不然就是跌到冰水裡面。
這樣的逼供方式也不用出什麼力氣,就是消磨你的意志力跟你耗體力耗時間,
你或許是個硬漢,但是十幾或幾十個小時下來,在反覆跌入冰水當中又不能休息或睡著的狀況下,
你又能夠堅強多久?
IMG_7050
牆上的照片都是當時與蘇聯共產黨對抗時死去的人們

波羅地海三小國之旅之立陶宛威爾紐斯:大眾運輸系統


三小國之旅到了最後一站,我們依然是搭上了ECOLINE的跨國巴士,繼續向南往歐洲大陸深處前進。

立陶宛首都威爾紐斯的市容比前兩個國家又更破敗了一點,城市感覺灰撲撲的。大眾運輸也是挺好,但是資訊的可及性非常的差。除了在公車站可以看到巴士、電纜公車、跟電車三者合一的路線圖之外,我再也找不到任何地方有這個重要的資訊了。

IMG_6935
破敗的欄杆,見微知著
0001_2_3
這露台也破爛得太誇張了

更糟的是,你跟書報攤買地圖,無論是哪個版本的精美地圖上面都不會有這些大眾運輸路線的資訊。而且,公車站提供的路線圖並沒有跟地圖結合,只有提供各色路線怎麼走,以及各個站點的名稱。於是,你要不就得靠著站名去對照地圖上的路名,然後去猜測到底大眾運輸會不會經過你要去的點;要不然你就得憑著方向感跟地圖感,去估計大眾運輸的路線是走到哪個區域去。

IMG_6934
灰撲撲的火車站前
IMG_6938
老舊的電纜公車


總之,無論哪一種都很累。

我在到了威爾紐斯一兩個小時,找不到大眾運輸地圖可以買之後,只好把公車站的路線圖照下來,然後跟著手上的地圖比對。這個方法在市中心或許還可以接受,但是到了市郊就會變得很冒險。畢竟,從大眾運輸路線圖上你並不知道公車站之間到底有多遠,然後你也不知道你要去的點(例如我們位在市郊的旅館)是在這條路上的哪兩個站之間。

又加上,威爾紐斯的單日票實在有點貴。光是買卡就要花掉一筆,差不多是搭個三四次公車的錢,然後一日票的價錢又要另外加上去。雖然說我們從市區搭到郊區的旅館就坐了兩三趟,來回一次也就差不多打平,但那是因為我們換車又坐過頭的緣故@@然後,單日票買了以後上車刷卡也是顯示一堆我們看不懂的文字,但瞧著其他乘客上車刷卡都要在刷卡機上選擇項目,讓我們因此有點不安,深怕自己不會操作變成坐霸王車(雖然在愛沙尼亞塔林也不是沒坐過,畢竟塔林電車的車上買票方式實在有點詭異)。後來問了其他乘客才知道,原來單日票是可以不用刷的,反正刷了卡也是顯示免費,所以有點像是個憑證而已。

總結起來,我的建議是,如果早點訂旅館,住在市中心的地方,就可以不需要像我們一樣花錢買單日票坐大眾運輸到市郊的旅館去。反正一來市郊也沒什麼很值得去的特別景點,就專注在市中心的古城裡和附近逛逛就好。

不過,威爾紐斯有另一個大眾運輸系統 ,是一定要好好使用的。

那就是威爾紐斯的公共腳踏車

IMG_6967
喔弄錯了,這是古城裡的馬,不是公共鐵馬...
IMG_7099stitch
這就是公共腳踏車,我們戲稱它為威爾紐斯的 U-Bike
其實,到達威爾紐斯的第一時間我們就看到公共腳踏車系統了,只不過沒有好好的讀過使用介紹,所以沒反應過來,直到第二天下午才開始使用。這個系統之好用,尤其是在古城區裡穿梭,簡直就是省力又省錢的最佳工具。如果你要去威爾紐斯,千千萬萬一定要使用他。

沒有記錯的話,這個使用方式是這樣的:首先在腳踏車站的電子系統上插入信用卡,花上一小筆錢(30立幣吧好像)系統會給你一個印有註冊碼的使用憑證,這個註冊碼可以讓你在接下來的72小時內無限次使用公共腳踏車。每次你要使用腳踏車的時候,就只要到腳踏車站的電子系統輸入註冊碼,挑選一台你看得順眼的腳踏車,就可以快樂出發了。

要注意的是,腳踏車一離站就開始計時,一直到你把腳踏車還回任一個腳踏車站為止。費率的計算方式是這樣的:租用腳踏車三十分鐘以內免費,三十分鐘到一小時之間就要一小筆錢,一小時到一小時半又是更多一筆錢,然後超過一小時半就超級貴。很顯然的,這樣的租用計費方式是為了推廣短時間代步、促進腳踏車的流動率與使用率。

因此,如果你的行程計畫好,每次都是騎到下一個最近景點就還車,那麼這三天內你可以只花註冊碼的錢,就可以爽爽使用腳踏車幾百次,免去你自助旅行走路腳酸腿粗流汗又長路漫漫的辛苦。而且人家的腳踏車設計超貼心,後輪三段內變速、前後車燈自動亮、鈴鐺、車籃、甚至連彈簧線腳踏車鎖都幫你傳便便好好固定在車上,這麼好康的東西哪裡找?不用的話真的是太辜負人家的好意了!請記得一到威爾紐斯就馬上給他註冊碼買下去,然後爽爽騎車吧!!

至於騎車要騎去哪玩啊?恩,據說威爾紐斯是個充滿教堂的古城,我們去的那三四天也是有『教堂看不完』的感覺。反正教堂都是在古城裡面或附近,那當然就是好好規劃路線,看清楚哪裡有腳踏車站,然後騎車去造訪各個教堂了你說是不是。


IMG_7169stitch
高塔上看下去,到處都是教堂
IMG_6947

IMG_6953
粉紅教堂
IMG_6964
小教堂
IMG_6981
十字架
IMG_6988_89_90
十字架旁的教堂
IMG_7012_3_4
橘色的教堂
IMG_7064
河畔教堂
IMG_7076
河畔教堂的背面
0010_1_2
有高塔的教堂
IMG_7191stitch
很新的教堂
IMG_7201_2_3
連城門上都有教堂
IMG_7206stitch
進城後又有教堂
IMG_7214_5_6
好像也是個教堂
IMG_7238
白色的教堂
IMG_7274_5_6
知名地標,紅色教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