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2日 星期日

解剖用青蛙標本,可以指定體型、性別、與性成熟程度

以前用來進行解剖實驗的青蛙都是從市場買來的,這些蛙是作為肉用,所以養殖場捕捉出貨的時候是根據體型而定,只要夠大了就可以採收賣出。

養殖場的青蛙,捕捉出貨時的個體無論體型或性成熟程度,基本上一致
 

這樣的青蛙買來進行解剖實驗其實不盡理想,因為青蛙的體型基本上大同小異,而且採收時間也一致,於是就造成了整批青蛙的性成熟程度沒有差異,可能都沒有性成熟或者是通通性成熟。要看到不同性成熟程度的生殖系統,甚至是想要觀察體型與性成熟程度之間的關係,基本上機會渺茫。

而我認為,好不容易進行了解剖實驗,應該善用難得一次看到多隻青蛙個體的機會才對。如果課堂上使用的青蛙可以有些性成熟程度的差異,讓各組之間能夠互相比較觀察,這才是更加理想的狀況。

只可惜,市場賣青蛙的攤商基本上沒空幫忙挑選個體,就算真的有空,攤商當下販售的青蛙個體間的體型和採收時間也沒有差異,想幫忙也無能為力。

不過沒關係,解剖用青蛙標本可以給出有差異的個體。

解剖用青蛙標本畢竟是直接在養殖場把青蛙以標準化方式犧牲然後防腐,防腐的時候就會區分性別,也會在不同的季節採收青蛙來犧牲防腐,不同季節有不同的氣溫,對應的也就是不同的成熟度。所以,解剖用青蛙標本的庫存中,同時有不同性別與不同成熟度的青蛙個體,每次出貨的時候都會提供雌雄兩性、不同性成熟程度的青蛙標本,以確保在教學現場中的師生都能夠把握難得機會,在各組間看到雌雄兩性、不同性成熟程度的狀態。

更何況,防腐後的青蛙標本幾乎不再有變化,也跟新鮮屍體幾乎沒有差異,所以不管是繁殖季的夏天或是蟄伏中的冬天,什麼時候購買解剖用青蛙標本,都可以看見不同性成熟程度的雌雄青蛙的狀態。

甚至,如果教師或使用者有些特殊的規劃,需要全部的青蛙都是特定性別或者是特定性成熟狀態,提供這樣的解剖用青蛙標本也毫無困難。畢竟,解剖用青蛙標本是專門為了生物實驗教學而開發的產品,配合教學現場的需求,乃是天經地義。

解剖用青蛙標本訂購單請按我(可開報價單&免用統一發票收據以供報帳)

 

2025年1月17日 星期五

解剖用青蛙標本,比Kind Frog青蛙解剖模型更真切實惠的好選擇

剛剛看到PETA的宣傳,說是一個叫做「Kind Frog」的產品可以變革校園解剖課。

話不多說,我們直接來看這個產品。


根據官網( https://www.kindfrog.org/),我擷取幾個Kind Frog的特色如下:

  1. 不同解剖構造有正確的顏色標記(Anatomically corrected color-coded organs),讓學生易於辨識和學習,比起真實的青蛙更清楚明白。


  2. 無液體無毒性,所以操作上不用手套護目鏡和圍裙等防護,省下了購買額外耗材的花費。

  3. 不以有毒藥物處理或保存,在丟棄時不需要生物危害防護處理,所以易於清理,而且無異味。


個人認為,這個產品有其市場,但恐怕不是用在中學等級的生物,而是用在小學以下。如果想要讓小朋友了解脊椎動物基本解剖構造,又覺得常見的不可動模型不夠看、可拆裝的模型也嫌太簡單,想要體會解剖的操作的話,大概可以用上這個解剖模型,藉此獲得模擬的解剖體驗,又不用真的犧牲動物、面對屍體、感受生物組織無法避免的腐敗和氣味、更苦惱於後續的清潔處理。

但,如果在中學等級的生物課上,還要用這樣的解剖模型來操作,並且認為這樣可以學到該學的程度,我想就太天真了。

不說別的,光是上面第一點的顏色標記,就跟解剖學上期望的教學目標不一樣。解剖學上就是希望學生可以從型態、位置、質地、顏色、相連器官的線索,去推得眼前這個構造到底是誰,然後進一步理解功能是什麼、為什麼長成這樣。這個解剖模型號稱用正確的顏色標記構造以便辨識學習,在我看來就是兒童專用的做法,如果要認真了解生物構造還用這種方法來取巧,大概跟衛生棉廣告用藍色液體當作血液有異曲同工之妙。

再說,這個青蛙解剖模型每隻都一樣,甚至連生殖系統都沒做所以看不出來性別,要說可以從中學到什麼脊椎動物解剖學知識,那還真的是非常基礎,基礎到連兩性的生殖系統都不談。更不要說在生物學上非常重要的「多樣性」的體認:性別、成長階段、成熟程度、採集時間、甚至連不同死因都會導致構造有所差異。使用這樣的解剖模型,全班看到的畫面都一樣,根本無法學到上述的多樣性。

另外,從常見問題的回覆中可知,Kind Frog是由矽膠製成,而且就跟真實的青蛙一樣只能解剖一次。這樣的模型一隻5美元,材質還不一定能夠回收,只能佩服努力開發的團隊避免利用動物的心意了。

解剖用青蛙標本更勝一籌

我認為,與其使用這樣的解剖模型,還不如使用解剖用青蛙標本。解剖用青蛙標本以特殊防腐配方處理,對皮膚沒有傷害所以不戴手套基本無礙;標本無毒無臭也早已瀝乾,所以不會汁水淋灕不需要防護;特殊防腐配方無毒無臭,所以要當作廚餘回收完全可行,要埋在校園裡面則是建議分散掩埋以免分解過於緩慢,大概半年後終究會腐爛分解回歸大自然。

更重要的是,解剖用青蛙標本經過特殊防腐,顏色質地柔軟度就跟新鮮屍體一樣,該有的個體多樣性也絲毫不缺,但在教學現場又可以直接使用,免除解剖觀察前還要動手犧牲青蛙的辛勞壓力和時間。



而且,解剖用青蛙標本一隻只要130元起,比起這個解剖模型也更便宜。我相信價格也是一個重要的考量。

順帶一提,雖然目前我們的解剖用青蛙標本的青蛙來源是在養殖場裡面直接標準化犧牲然後防腐的個體,依然得要為了教學而犧牲動物,但我們正在嘗試以移除的外來入侵種青蛙當作材料來防腐,相信很快地就會有「解剖用入侵種青蛙標本」這項新產品的出現。外來入侵種青蛙移除後本來就要犧牲,把這些屍體拿來防腐做成標本以供解剖觀察,完全落實了「不為教學而殺生」的理念,也實現了「將屍體最大化利用」的重要目標。

說了這麼多,不如親眼看看解剖用青蛙標本吧?

解剖用青蛙標本訂購單請按我(可開報價單&免用統一發票收據以供報帳)

2024年12月25日 星期三

解剖用青蛙標本,提升教學用青蛙的動物福利,朝向不為教學而殺生的終極目標前進

解剖用青蛙標本,原本是想要用青蛙養殖場裡面自然耗損死亡的個體,特殊防腐以後成為標本以供解剖之用。但很遺憾的,這條路因為自然耗損死亡的個體腐敗程度過高而不可行,所以現在是退而求其次,改成在養殖場裡面以標準化方式犧牲青蛙並且馬上進行特殊防腐。(詳細過程請見前文

也就是說,現在的解剖用青蛙標本產製過程還不到最完美,還是得要為了解剖實驗的教學而特地犧牲青蛙。

高中生物老師們最期盼的,就是不用特地為教學而犧牲的解剖用青蛙標本,很遺憾目前還做不到這件事


這是遺憾的事實,現實如此,沒什麼不好承認的。

但即使如此,在意動物福利的師生或社會大眾,如果覺得這個實驗該做,那就應該要選擇使用解剖用青蛙標本。

因為同樣是為了解剖實驗教學而特地犧牲青蛙,在養殖場裡面以標準化方式犧牲青蛙,跟原本從市場買活體青蛙到教學現場以腦脊髓穿刺或化學藥劑法犧牲青蛙,對這些教學用青蛙的動物福利而言,還是有很大的差別。

畢竟,青蛙在養殖場裡直接就近以標準化非侵入方式整批犧牲,還是比經歷大中小盤的分撿運輸、舟車勞頓送到學校、最終在課堂上以各種方式犧牲,有著更少的苦難、更好的動物福利。

這就好像在動物福利先進國家,家禽家畜都是在畜牧場附近就近屠宰然後才以屠體長途運輸到各地一樣,讓活體家禽家畜又熱又擠承受長途運輸,不時還會出個車禍或者籠子掉下來閘門沒關緊,動物福利都很有待改進。青蛙在大中小盤之間轉手、舟車勞頓的過程已經是個緊迫,最後在課堂上以各種方式犧牲掉也很難稱得上是安樂死,但如果是在養殖場裡就近整批處理,不僅省去舟車勞頓的緊迫,也能確保標準化非侵入方式的犧牲,提升動物福利毋庸置疑。

而且,現在這個解剖用青蛙標本也只是我的第一步而已。未來,我希望可以繼續開發,看用什麼辦法能夠不需要特地犧牲青蛙,而是改用青蛙屠宰後留下來的完整內臟和部分肢體來做為教材,這樣就可以讓「不想為了教學而殺生」的師生擁有選擇,也能夠把廢棄物再利用。

或者,我也規劃要跟移除入侵種兩棲類的團隊談談合作,或許他們可以把移除的入侵種兩棲類拿來防腐,然後用在青蛙解剖實驗單元中,也讓這些團隊可以有些額外收入。這些做法,都可以契合老師們所期待的「不再為了教學而殺生」,也是我認為更加理想的選擇。

如果你認同「不為教學而殺生」的目標,請至少先選擇解剖用青蛙標本,我們從這一步開始,繼續往理想前進。


解剖用青蛙標本訂購單請按我(可開報價單&免用統一發票收據以供報帳)


解剖用青蛙標本,讓教學現場的師生們有了選擇

在解剖用青蛙標本問世以前,高中生物的青蛙解剖實驗單元其實沒有選擇,只有做跟不做而已。

做,就是只能買到青蛙活體,於是得犧牲青蛙,不管是親手用腦脊髓穿刺法犧牲,還是親眼目睹化學藥劑犧牲。就算使用化學藥劑犧牲的時候轉頭不看,就算把犧牲過程提早進行讓學生不用參與,也還是有人需要動手放入藥劑和青蛙,並且確定犧牲已經徹底。而這個「有人」,通常就是任課老師在執行並且承受這些壓力。

有些老師考量到教學進度壓力、考量到實驗時間不足、或者是考量到犧牲青蛙的心理壓力和技術與藥劑需求、又或者是不想要為了教學而殺生,於是只能不做這個實驗。


但現在,有了解剖用青蛙標本,就讓師生們真正有了選擇。

老師們可以選擇維持過去的作法,購買青蛙活體來進行實驗,也許沒什麼不好。

但,無論是想要節省犧牲的時間心力或所需技術藥品、想要多一點時間帶學生觀察討論、想要在屍體上面練習腦脊髓穿刺技術不用擔心做不好而虐待動物、或是不想要在教學現場犧牲青蛙、甚至只是想要試試看使用防腐標本的教學效果,都可以改成使用解剖用青蛙標本來進行解剖實驗。

表單回應圖表。題目:若標本的外觀、質地與活體極為相似,在不考慮售價的情況下,您是否有意願購買?。回應數:118 則回應。
先前調查,近八成五的老師有意願購買與活體極為相似的解剖用青蛙標本


同樣的事情也發生在學生身上。

在過去,學生是沒有選擇的,老師決定帶學生做青蛙解剖實驗,學生就只能使用活體青蛙,並且親手執行或至少親眼看見青蛙的犧牲。如果有學生難以承受這樣的壓力,就只能不做這個實驗,或是等到犧牲過程徹底結束以後再參與,沒有別的選擇。

但現在,因為有解剖用青蛙標本的存在,學生提出「不想在教學現場犧牲動物」的要求就是合理可行,並且應該重視其意見的了。

而我認為,這樣的學生應該是多數,就好像吃葷的人口眾多,但大家也都希望可以不用親手屠宰動物一樣。如果有更方便的產品可以採用,不需要在教學現場犧牲動物,解剖實驗單元的教學目標也不是為了學習犧牲青蛙的方法,那麼使用解剖用青蛙標本這樣的產品來解剖,才是合理的。


解剖用青蛙標本訂購單請按我(可開報價單&免用統一發票收據以供報帳)